舉債致富-債務的力量

債務是大家很討厭的一個東西,傳統觀念來說大家都會盡量避免持有債務,本書 舉債致富 我認為是一本對於探討槓桿/債務/借貸很棒的一本書,如果你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獲利公式的書/生命週期投資法有興趣的讀者,更應該先從這本書看起,這本書很多觀念跟生命週期投資的一些想法不太一樣或是從不同層面探討槓桿/借貸投資,讓你有更進一步的想法或是思考。

此書運用許多例子去描述借貸投資與一般投資的差異性,但本文僅分享一些我認為不錯的觀點,實際例子就不多去敘述。




年輕時損失的1美元等於退休時損失的164美元

要知道舉債投資的價值也得知道他的壞處。複利是投資人常常拿來舉例的東西,我們常說只要有足夠的時間讓資產複利,1元幾年後將會變成XXX元。今天我們換個角度從損失來看待複利,假設你離退休還有45年的時間,並且投資報酬率有12%(書中誇大了這部分),因此在年輕時因為任何錯誤決策損失的每1美元都將等同退休時候損失的164美元(1.12^45=164),很容易因為錯誤的投資行為藉由槓桿放大。

聽起來很恐怖吧,因此書中建議年輕人如果已經有良好的儲蓄率,並且足夠年輕,那應該是按部就班朝目標邁進,書中列出了幾項建議

  • 已經有90分就不要勉強追求100分。
  • 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則不需要承擔重大風險。
  • 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時間,更禁不起承擔重大風險。
  • 只需經歷一次慘敗,就能了解其中教訓。

聽起來很像勸退文,這也是我認為很棒的觀點。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獲利公式」一書中建議某些滿足「特定條件」的年輕人或許可以嘗試更高的股票配置(股票配置100%甚至槓桿),但此書卻跟你說:「你足夠年輕,擁有好的儲蓄率,那已經是90分了,不需要追求100分。」,這不就是指數化投資人的風格嗎?你不需要打敗市場,我們要的只是追求市場,主動投資人要的是打敗市場,成為那1-10%的天選之人,而我們只要追隨市場贏過80%的主動投資輸家就滿足了,這也是我想把這段落擺在前面的原因。

接下來我不會探討為何你應該要舉債投資,這在書中已經有許多例子說明,並且我也在閒聊近期槓桿投資(借貸投資)的一些操作-生命週期投資法?一文提過類似的觀念,我將重點擺在從風險的角度去看待槓桿/債務的力量。




三種債務的區別

在講到借貸投資,我們必須先了解到不同債務的好壞,哪種債務才適合長期持有,哪種債務應該極力避免。

壓榨性(壞債,應盡量避免,盡早償還)

諸如信用卡、高利債務皆為壓榨性的債務,持有越久則會讓自已越窮,應該要盡早償還,甚至本來就不該持有。

功能性(好債,不須提早還款)

房屋貸款、學生貸款,此債務通常可以完成難以完成的事情,借貸利率低。

致富性(極好債,流動性高、利息低、隨時借還款)

理財型房貸、房屋增貸等,低利率並隨時可償還,當你認為投資報酬率能高過借貸成本,則能有效藉由債務提高報酬。

知道了以上三種不同的債務後,我們理解到無論何時都應該要避免壓榨性的債務,如果你有這類型的債務,應該要盡早想辦法償還再來討論投資。而如果認為你的投資報酬率>借貸成本,則視情況獲取致富型的債務。




長期的債務比率最好<35%

在書中定義「長期」而言負債比最好不要超過35%,這跟我們很常聽到許多投資人建議房貸盡量要小於月薪的35%似乎跟這個標題不謀而合,書中則是運用整體資產的負債比去判斷你的債務上限。舉個例子來講,假設你持有一間1000萬的房子、800萬的貸款、300萬的股票,則你的債務比例是61.5%[800/(1000+300)=61.5%],以書中的角度來看,這比例「長期」而言非常高。

那實際應該怎麼做呢?假設你想購買一間1000萬的房子,作者建議你應該先藉由儲蓄與投資達到資產1235萬或接近,此時再購入1000萬房子並貸款800萬得到35%的債務比例[800/(1000+1235)=35%],但可能嗎?這似乎不符合台灣目前年輕人想存錢買房的現況。

這也是我在上面段落特別把「長期」重點的原因,實際上台灣過去幾年如果要藉由儲蓄跟投資達到1235萬,房價可能也不是「當時」的1000萬了,此時可能只能購買當時600萬的老屋(現值1000萬)。

更實際一點的作法呢?我認為你可以在初期短暫時刻持有高債務比例,但這比例多少只有你自己才知道承受度,並且要隨時間降低負債比至35%甚至更低。

而我個人認為在買房初期可以高達60%的負債比,並且盡快隨時間下降,60%的負債比是甚麼概念呢?假設你把所有資金All in 頭期款並80%貸款,則會呈現80%的負債比,此時你沒有任何流動資金可以運用了,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情。60%負債比意味著購買一間1000萬的房子此時還多出200萬上下的流動資金(可以是現金/股票/債券等流動性資產)可以做緩衝。

我試著計算過去的債務比例從2017年買房開始負債(負債比62.13%),之後在2021年初時藉由資產的增長(房價增長/預售屋獲利/投資增部位長/儲蓄)與定期的房貸還款降低了負債比~32.7%,而2021年中採取了增貸並且同時購入了另一間房地產。在納入第二間貸款與房價後,2022年初時的債務比上升到了47.5%。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會說房貸應該小於月薪的35%,假設房貸佔35%、儲蓄/投資佔35%、剩餘生活支出佔30%,這意味著你有餘力隨著時間的增長藉由儲蓄/投資/償還房貸來壓低負債比到一個舒適的數字。而到底該怎麼降低負債比我們接著討論。




降低債務比例的兩種辦法

初期透過累積資產降低債務比例

當你有了債務以後,排除壓榨性的債務無論如何都應該盡早償還,對於功能性與致富性的債務應該選擇越晚還、還越少、只還利息就好。此時應該專注在累積資產上,累積資產除了可以幫助降低債務比例外,還提供了資金的流動性與彈性,並且長時間投資報酬率有很大的機率能高於債務成本。當然如果你的風險承受度不高,或是預期投資報酬無法高於債務成本,盡早還款也是情有可原。

後期透過償還債務降低債務比例

如果你的資產已經是年所得12倍以上了,或許可以在償還債務與累積資產之間做調整,直到達到你的最終目標(退休金的累積)。此處12倍的由來並沒有準確說明,但我認為以年齡來做一個分水嶺似乎是不錯的策略,我認為當你在40-45歲時開始就要逐步調高償還債務減少債務比例,當然此時你還是可以運用致富性債務來增加效益,但通常已經不需要了。




還債的價值取決於債務成本

正如我在償還貸款與投資之間的抉擇一文所說,償還2%的信用貸款,就等於你賺取了2%的報酬率,因此你償還債務的順序應該先從高利貸款再到低利貸款,另外我也在 把COAST FIRE當作一筆欠未來的債務,你會怎麼安排償還順序 一文所說,把退休金的投資報酬率也考慮進去的話(每個人都需要退休,因此退休金是一筆你的長期債務),償還順序應該是高利貸款→資產投資報酬率→低利貸款。(前提你認為長期投資報酬能勝過低利貸款)

因此,只要你的期望報酬高於債務成本,則這個債務就是有價值的。反之如果你認為你的投資報酬無法超過債務成本,則應該盡早償還債務,這也是在書中可以反覆看到的一個觀念。

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投資期間是持有債務的關鍵,如果你的投資期間是很長期的,這可能是退休金目標或剩餘人生都是你的投資時程,那你不需要每分每秒都要讓投資報酬勝過債務成本,只要投資期間(3-40年)的期望報酬高於債務成本,這就是一筆「勝算很高」的投資。

舉個例子來說,你不會無時無刻都把你的投資標的(假設VT)拿去跟其他標的(某主動型基金)做比較,然後就說:「你看!今天VT又贏了主動型基金」,結果改天變成買主動型基金的人說:「你看!主動型基金又贏了VT。」,這樣的短期比較是毫無意義的,假如你預定的投資時程是長期10-30年,則不需要去在意其中的某幾個年份可能會輸給債務成本,只要你認為長期10-30年的時間投資報酬很高的機率贏過債務成本即可。

注意:此處都是講高機率,不是穩贏的投資




提前償還房貸導致流動性問題

同時持有貸款與現金是一件很蠢的事情嗎?多數人可以能覺得「是」

試想A, B兩位投資人,A在同時持有房貸的情況下把現金比重拉高,在外界人眼中可能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同時持有大量現金與房貸,似乎不怎麼合理。

而B把多於的現金拿去償還了房貸,認為持有現金那不如償還房貸,如我上述所說的償還房貸的利率>現金定存的利率,是一筆很好的投資。

時間來到了2008年金融海嘯,許多人紛紛被離職,而此時A有多餘的現金保有流動性可以使用,這筆現金可以拿來支付房貸、生活費直到找到下一份工作度過難關。而B因為離職了,無法再從房子中把還款的資金給借貸出來,當你沒工作了別妄想銀行還想借你錢並且有好的利率,此時他必須得在不對的時間賣掉房子來支出其餘費用。這就是流動性的關鍵,流動性是一個被低估的問題,只有當你需要的時候才會知道流動性的重要性

當然有人會說,那我可以事先設定好理財型房貸來應付緊急時刻的現金支出,這的確是一個好的辦法,但是書中提到2008年的時候房屋逆向抵押貸款(類似台灣的理財型房貸)大幅降低甚至取消,大家認為自己安排了很完美的計畫,卻遭遇到銀行雨天收傘的情況,如果你覺得可能性很低的話,理財型房貸視為緊急預備金可以當作選擇之一,但如果你想把命運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上,持有一筆現金作為緊急預備金則是更安全的選擇。

換個角度想,無論你有無償清房貸甚至採用寬限期每月只繳利息,都不影響你居住在這間房子的權利,你不會在591刊登賣房資訊時候透漏你的貸款餘額,也不會因為你償清房貸讓這間房子更有價值。想提前償還房貸的時候不妨想想這筆資金的機會成本,是否這筆資金可以拿來做更好的運用?




書中幾個很棒的觀點

  • 不需要每分、每秒甚至是每年讓投資報酬贏過借貸成本,只要能在5年以上的期間賺取利差(投資報酬>借貸成本)就很棒了,經過適當的資產配置更容易掌握未來10-50年的借貸成本與投資報酬之間的利差。
  • 寧可用較大的資產規模賺取小的利差,也不要為了賺取大的利差而忽略風險。(此處的概念我認為類似於配置好適當的股債比接著採用槓桿,會比起100%股票還來的好,有別於生命週期投資法)
  • 只償還房貸利息是不錯的選擇。(償還房貸本金的機會成本考量,運用在投資報酬更高的地方)
  • 長年期房貸可能不錯。(同上)
  • 盡量避免短年期的房屋貸款,會導致月繳房貸過高導致資金流動性問題。
  • 不要因為購買房子而導致資金流動性問題。
  • 合理的儲蓄率才是致勝關鍵,你可以在借貸後藉由良好的儲蓄率快速隨時間降低負債比。
  • 不要在人生初期過早承擔過多的債務。
  • 不要太過積極償還債務,導致延遲儲蓄。




感想

當債務運用得當時,可以讓任何紀律嚴謹、風險承受高的人累積財富。書中許多章節都用範例去說明延遲償還功能性債務的好處與致富性債務的運用,並且一再提醒年輕人如果有良好的儲蓄率與多元化的資產配置已經是80分的,未必要追求90分。另外,也有許多章節提到不同房貸的功能與該如何選擇(類似台灣的3-5年寬限期、30-40年房貸),很多觀點都不錯,如果你本身是擁有房貸(功能性債務)或有條件可以運用理財型房貸(致富性債務)的投資人,可以看看此書的觀點說不定會激發出一些不同的投資想法。(未必是建議你持有這些債務,或許有些觀點讓你覺得應該達到了該償還貸款來降低債務比例的階段)

最後想套用書中的一段話來做結尾。

借貸投資本身無所謂的好壞,重點在於用借貸所採用的投資策略,而借貸行為則是放大了這個策略的效應。

舉債致富

追蹤粉絲團:魯爸的財富自由之路

7 Replies to “舉債致富-債務的力量”

  1. 我本身也有買房,之前總是想著要把房貸儘速繳清減輕每月償還的心理壓力。看了這篇文章很受用,會作為理財參考。謝謝魯爸!

  2. 久違的更新!先祝魯爸新年快樂
    最近準備要交屋了,這篇有點啟發
    把還款年限拉長,利用資金累積資產

    1. 新年快樂!!
      我再過2個月也要交屋了,選擇了3年寬限期+30年房貸
      我認為以我的狀況目前已累積資產為主是較合適的作法(但未必適合每個人)。

  3. 我的預估是五月要交啦,代銷當初這樣講得
    現在還在等通知 要繳交屋款5%
    還沒進入估價階段,希望可以85成 35年(40年更好)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