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投資學-讀後感

被動投資學這本書是著名的博格頭Richard A.Ferri所撰寫的一本書,書的內容有深有淺,裡面主要講述著主動型基金/ETF的失敗之處,並且用許多實證去說明,是一本很優質的書籍,以下分享我覺得很有趣的一些章節心得。

到底有多少人不是靠運氣來打敗大盤

你認同某人績效贏過大盤並不代表他有打敗大盤的能力,這可能只是運氣好所導致的結果嗎?在瑞士金融學院的一篇報導指出,1990年有14.4%的經理人是有能力打敗大盤的,但到了2006年只剩下了0.6%,這意味著在過去有能力勝出的經理人未必在後來也持續保有這項能力。在這項研究中顯示有75.4%的人是落後大盤的績效,只有24.6%的人勝過大盤績效,這個比例似乎跟很多研究符合,對於被動投資人來說也很合理,只要是被動投資者都會知道多數投資者/基金落後大盤,只有少數投資者/基金能勝過大盤。

但你知道嗎?如果說這24.6%的贏家只有0.6%是有真正擊敗大盤能力的投資者,這比例是不是會讓你更驚訝?其餘的24%單純是靠運氣來打敗大盤,他們無法日復一日的複製相同的績效來打敗大盤。

這時可能會有另一種聲音,大盤也沒有每年擊敗這些優秀的投資者,為何要主動投資人每年都擊敗大盤呢?所以如果把時間拉長多個年份一起累積起來看,每個年份的績效肯定是有輸有贏,但整體的年化報酬率要打贏卻是少之又少。

回想看看,在檯面上的許多投資達人有哪幾位是在10-20年前的績效就超厲害,並且開始出名持續到現今的。絕對有,但數量可能10隻手指頭數得出來。而這比例跟成千上萬的投資者來說就是0.6%的稀少比例。

怕的就是多數的主動投資者浪費了10幾年的光陰才發現打敗大盤是如此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可能是前幾年誤打誤撞買了幾隻飆股就以為有選股能力,結果卻不能把這成果長期複製10幾年,甚至是往後幾年又虧損回去。




追逐趨勢的悽慘下場每年都在上演

在做主動投資的時候是否都會因為最近流行什麼、網路都在分析什麼、高額報酬都出現在那些類別而開始投資這些東西。你一定會想說自己才不會這麼蠢,上述的形容根本就是韭菜行為,但是確實多數人無形中都朝向了這樣的投資行為。

我們來看看近年的例子

  • 高額報酬ARK系列的ETF→媒體瘋傳→投資人資金流入→現今?
  • 科技類股表現優異→社群媒體充斥著科技是未來主流的聲音→投資人資金流入→現今?
  • 台積電衝破600後→一堆達人說訂單排到哪一年、晶片多缺、擴廠多誇張→投資人資金流入→才過半年晶片就不缺了嗎?

還有無數的例子不一一敘述,至於尚未發生的情況我都可以在未來看到,只要你在社群媒體看到許多達人開始吹捧什麼產業、趨勢的ETF,那可想而知未來的情況也不可能會太好。




三種不是指數化投資的人

這章節敘述了3種不是指數化投資的人,看完以後覺得內容太精采了,這段內容我重複看了有3-4次,每看一次我都在回想著身旁的朋友屬於哪種?

以前我認為尚未開始指數化投資的大概有兩種人,一種是沒接觸到這類資訊的投資者,一種是認為可以打敗市場的投資者,沒想到本書把更細分成了3種並請詳加敘述。

  1. 尚未接觸到指數化投資的人。
  2. 已經接觸到指數化投資,但他們認為瞭解的更多。
  3. 遲遲尚未行動的人。

這三種人都非常完整的在書中敘述,完整到我覺得你想把指數化投資的理念灌輸給新朋友的話,不彷讓他看看本書的這章節。

其中我想把書中論述第二種人的一些想法分享給各位,通常這類人會出現以下這些事情。

每個人都這樣做:

我們時常看到社群媒體、報章雜誌報導許多成功的主動投資人,看起來似乎很容易,因此你也會想嘗試看看是否能成為這樣的人。事實上卻是更多數的輸家不肯承認或是不會被報導出來。你可以問問身邊主動投資的朋友近期的投資績效,多數受到股災影響的人會用模糊的字眼快速帶過,至於空手的投資人會開始說他如何準確預測到這樣的下跌趨勢。但空手的投資人很有可能台股萬點就開始空手了,這種事卻不會跟你說。

拿錯誤的指標來跟自己的績效做比較:

這種情況有可能是不了解,但也有可能是故意的。我講一個比較淺顯易懂的例子,你不會去拿AOA去跟VT做比較,因為股債比不同,這樣的比較是無意義的。

更深入一點,為了要打敗台股,結果卻挑選許多海外的股票為了打敗台灣大盤(這算是無意間使用錯誤的指標來比較)。更誇張一點是怎樣呢?挑選了一堆半導體概念股,在前幾年還沒遭遇熊市時會聽到他們的績效是如何輕鬆贏過S&P500,然後在今年遇到熊市會換成一種說法「我目前的股票績效是勝過SOXX(iShares半導體ETF)的」(無論如何他都可以選擇一個擦邊球的指數來比較勝出)

我們常看到許多策略性、產業性的ETF在績效好的時候去跟大盤指數做比較,在績效不好的時候又挑選其它的指數來做比較,因此你在社群媒體上看到的業配ETF介紹永遠都有贏過指數的時候(業者故意拿錯誤指標來比較)

這種事情很常發生在一些投資達人身上,我在2年前曾經在某粉絲團上質疑為何拿已開發國家的ETF(達人業配的主動型ETF)去跟VT(全市場)做比較,然後說他業配的ETF好棒棒?似乎不合理,應該拿已開發國家的指數來看,當然我也不可能得到想要的回覆就被封鎖了。

錯誤的計算投資報酬率:

這點書中拿了一個例子當笑話,某個投資俱樂部的成員在計算績效以後發現他們的年化報酬率高達23.4%,同期的S&P500約為14.9%。當然有這種超額績效肯定會大肆宣傳,而俱樂部的成員宣稱他們是從一些生活會使用到的東西來觀察公司並且購買。結果當某位記者注意到奇怪之處時候,在驗算後發現年化報酬率只有9.1%。這驚人的差距來自於這些投資人把每個月定期定額的錢納入了績效當中=.=,當然我們現在看到這例子會覺得很好笑。

在我們身邊比較常遇到的情況是怎樣呢?明明有100萬的投資基金,只投入了50萬,另外50萬等待加碼,當投入的金額成長100%的時候宣稱自己的投資報酬率有100%。事實上這是一個50%股票50%現金的資產配置,你必須也納入投資基金中的現金部分當作分母來計算。

另外一個著名例子就是,配息後自己扣掉當初買的成本導致0成本?老實講我已經不知道要怎麼解釋這個奇怪的邏輯了。

還有一種大家可能會遇到的「一直空手等待低點的神人」,現在總算「又」被他遇到了20%的熊市,然後資金開始投入。這一類人會在這時候才開始計算他的投資報酬率。等到若干年後,說當初怎樣怎樣的耐心等待熊市,長期投資也要當時買在低點才叫長期投資。結果他在買入之前可能已經空手了3-5年。




感想

書中有許多參考文獻去實證一些主動vs被動的資料,有深有淺,可以按自己喜好的章節去看即可,像已經是長期指數化的投資人,對於一些數據來說已經是無感或是看過不下百遍,那我很建議看看「三種不是指數化投資的人」的部分,我自己在看的時候有些部分也是很快帶過,但是到了這部分卻反覆看了數次,覺得很奇妙跟有趣,或許下次在跟主動投資人聊天的時候我會問問他屬於哪種人?

追蹤粉絲團:魯爸的財富自由之路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