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法則失敗的年份發生了什麼事

在上篇文章討論到要使用4%安全提領率來達到退休生活你必須知道規劃的退休金有哪些屬於必須消費或是非必須消費。了解這些費用你才能正確計算屬於家庭(自己)的4%法則數字,這樣在資產面臨下跌時才能知道有多少額度可以調整。

當然還有一項很重要的事,我們必須知道過去這些年發生了哪些事情導致4%法則的失敗。知道失敗的原因,在下次面對“類似”的風險時,我們才有機會去修正它。因此本篇文章將探討那些4%法則失敗的年份究竟發生了那些事情。

4%法則失敗的年份

最新一期的4%成功率我們可以看到在75%股票與25%的債券組合中,在40年的退休生活有92%的成功率可以讓這筆退休金不會用光。我自己用歷史數據跑出來的結果是91.51%,跟退休研究員Wade D. Pfau的研究結果相符。

而這其中的8.49%的失敗例子發生年份在下圖

4%法則失敗的年份
4%法則失敗的年份

除了特別獨立的1906年在隔年1907年發生美國金融大恐慌與之後又在1927年遇到美國經濟大蕭條,短短20年間經歷2次著名的金融危機。其它失敗的例子幾乎集中在了1962-1973年之間,那這些年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退休提領失敗原因:

跟資產有關的股票與債券走勢

首先,影響到退休金用光大家第一個會想到的是資產大幅度下跌,所以依照75%股票與25%債券的投資組合來說,我們要先檢查這些失敗的年份之後的股市與債市到底呈現什麼樣的走勢?

S&P500與10年國債歷史走勢
S&P500與10年國債歷史走勢

股票市場

從上圖來看,在退休初期,你所面對的是將近15年幾乎無成長的美國股市(黑線)。但這或許還不足以讓4%法則失敗,因為把時間往回看在1930年代的美國經濟大蕭條甚至經歷了長達20年的影響,但數據顯示此時退休的人士還是能夠安穩度過退休生活40年。因此股市的零成長只是原因之一。不過要降低這種情況,更好的做法是將投資組合分散到其他國家。

VT vs VTI-多元化的重要性一文中我們可以知道,在1970年代初期的美國股市零成長要是分散到全世界的話,此時國際股票市場或許可以起的上一些作用。

美國股票市場VS資產配置
美國股票市場VS資產配置

債券市場

很不幸的,你在債券利率上升“之前”買進了債券(ETF or 基金),從數據來看你退休之後的10年美國國債利率一路從4%飆升到1981年的15.59%。這代表什麼?你在退休時後買的債券會因為政府所發出的新債擁有更好的利率導致你的債券下跌。

許多人在資產配置中會採取長債(例如TLT)之類的產品來當作債券的選擇,看重的是它股債的負相關性。但假如遇到上述情況的話,可能會導致利率更加敏感的長債增加資產下跌的速度。




跟提領有關的通貨膨脹

影響到提領失敗的原因除了資產(股票與債券)的零成長或下跌以外,剩下可以想到的就是提領金額的變化,4%法則的精神是在第一年提領資產的4%,之後依照通貨膨脹調整這金額的變化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或許是誇張的通貨膨脹導致了退休提領的失敗。

下圖是歷史通貨膨脹率

歷年通貨膨脹率
歷年通貨膨脹率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在1960年代中後期通貨膨脹率開始大幅度增加,平均有來到7%左右,甚至最高的時後在1979年來到了13.29%。從圖表上看出這1960年代中後期到1980年代後期的通貨膨脹率遠高於其它時期。這在美國歷史上稱為停滯性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率與利率有關但不是絕對關係,許多政府會藉由調整利率來面對通膨或是通縮。

通脹與利率之間有何關係?一文我們可以基本了解到,提高利率可以鼓勵儲蓄與借貸成本增加,導致支出減少,因此商品需求下降會使得商品價格降低,而減少通貨膨脹。




想法

從失敗的案例來看,都是在退休的”前期”同時遇到了資產的下跌與誇張的通貨膨脹導致的。

從股票與債券市場來看,我們知道更多元化的持有股票市場才能“降低”掉類似單一國家產生的風險。而債券方面,最近常看到許多人想配置長債(TLT)來替代債券的組合,這在某些時刻也是非常危險的,即便大家認為未來不太可能提高利率。

但資產配置不是賭博或大樂透,我們不需要為了獲取可能更好的報酬去賭那1%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至於通膨方面,當然抗通膨的產品有許多,類似像股票、不動產(REIT)、黃金、原物料、抗通膨債券(TIPS)等,都是可以對於通貨膨脹有些許防禦的商品。但是我“個人”比較不喜歡分散太多標的在這類的產品,還是喜歡把投資簡單化,選擇簡單的三隻ETF標的

以台灣人來說,退休後的提領普遍傾向於複委託的方式來讓後人方便處理遺產事情,因此退休後更簡單的配置,才不會造成提領的困擾與於成本增加。

此時如何提領就變得相對重要,下一篇我將會解釋如何簡單的動態提領來讓你的退休生活成功率大量提高。動態提領我將會分析更真實的數據,包含

  1. 成功率100%的50年退休生活。(即便你在40年後過世,這代表你還有一筆錢可以留給你子孫)
  2. 0.3%的基金 or ETF內扣費。(更真實反應現況)
  3. 無腦的動態提領方式。(太複雜的提領方式只是增加退休後的困擾)

追蹤粉絲團:魯爸的財富自由之路

發表迴響